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23007112451X/2023-00070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10-23
名称: 乌塘镇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10-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乌塘镇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3-10-23  浏览次数:-

镇十八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1)



乌塘镇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

发展情况报告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积极开展“竞标争先”行动,以“比学赶超”的状态推进县委“1+3+6”行动计划,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承压前行、克难奋进,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一)抓经济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活力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2023年上半年,我镇实有固投项目共4个,规上工企业1家,截至10月累计完成固投5333万元,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引导胜源生物、虹茂工艺、正大(湛江)猪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百千万工程”发展格局,虹茂工艺上半年产值环比提升73.3%。高标准落实“五经普”工作,累计上报单位数273户;累计上报数个体户1495户,其中有证上报数为480户,无证个体户上报数为1015户,较四经普时期无证个体户的358户多出了656户。个体户期末人员合计5538,户均人数3.71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主动融入2023广东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总行动以“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多方参与+群众增收”的发展思路,精心策划举办2023广东遂溪“仙品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品牌营销系列活动,510日举办“仙品荔”上市发布会;513日在越秀区举办“仙品荔”湾区品鉴会,推动“仙品荔”出圈大湾区;526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连线直播宣传湛川河谷“仙品荔”当天引爆销售高潮,果农比往年同期增收500万元。通过连线黑龙江、培育新农人、全方位宣传推介、打造新屋溪泉荔枝专业种植示范合作社,线上线下相结合,聚焦远近两端市场,助力“仙品荔”火爆出圈。截至62日,湛川河谷“仙品荔”已全部售出,销售额超过2亿元,比去年增收0.5亿元,其中电商销售额约2600万元。遂溪乌塘“仙品荔”品牌营销活动荣获广东农产品品牌最高奖“红荔奖”营销推广类三等奖。现正谋划以党建引领荔枝产业发展,通过免费提供荔枝种苗、进行技术培训等措施积极推动荔枝种植面积在三年内达到3万亩;投入50万元扶持南药种苗繁育企业,投入100万元在外坡村建成南药培育基地及南药文化主题小公园,引导南药种业朝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乌塘镇传统特色产业南药产业发展壮大,目前种植面积6000多亩,年产值1.3亿元。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深入推进“三个服务”,镇班子成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率先完成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新增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项指标完成率均排全县第一。新引入广东湛江麒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乌塘打造高标准香水柠檬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计划固投投资总额7000万元,年产值预计达2个亿,年税收预计达500万。

(二)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镇村风貌提质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常态化开展集中排查和动态网格化监测,对全镇216户脱贫户开展集中走访,精心制定一户一方案帮扶措施,落实落细帮扶政策;

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圩镇不断美化绿化亮化,在全县率先完成镇区三线下地,完成镇区排污支管及户接入建设;完成镇三鸟市场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建设(拓宽)道路共计43.521公里,建设乡村步行道13.63公里;安装路灯约1771盏,亮化道路约44.275公里;安装监控107套;村主干道打造特色绿化风景带约20公里;投入400万元对新屋村进行市级示范村建设,一期工程预计本月底完工,以点带面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芳流墩作家村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洪三泰文学馆预计今年内开馆运营。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镇文体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农贸市场改造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投资338万元的镇级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底前将投入使用;镇级自来水厂投资1230万元,已完成主体建筑建设,管网铺设已达90%进度。积极配合北部湾快线乌塘段建设前期工作。专项债券项目一、二期包括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已完成。湛江市供电局在湛江110千伏乌塘输变电工程开展前期已投入700万元进行土建施工,后期电气安装入场后会加大投入。

立足家庭育文明新风落实中央、省、县关于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要求,以“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为主题,评选“最美家庭”35户,向上推荐3户家庭参加湛江市“最美家庭”评选。4个行政村荣获“2023年湛江市文明村”称号。

(三)抓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一是社会保障得到强化。参加劳动就业培训累计800人次,提供劳动转移就业累计138人次;城乡医保、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分别是15590人和4514人;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08余万元。二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切实落实各项优抚政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镇255名退役军人办理并颁发了退役军人优待证。三是纵深推进殡葬改革。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继续加强“源头”管理,持续完善老人建档工作制度。100%完成遗体火化任务。四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卫工作成功通过省级检查组验收。高质量完成了武装工作,保密、档案、应急、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联、团委、工会、关工委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四)抓安全提升,奋力建设良好社会秩序

一是守牢综治维稳防线。努力发挥好“枫桥经验”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全方位配齐人民调解员和驻村律师,顺利开展“八五”普法教育,深度推进依法治镇工作,上半年来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7宗,调结率达100%。重点解决了7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类信访案件、5年的土地纠纷案件和11年的治安纠纷等历史积案,2.15伤亡事故仅用五天就完成了处置、赔偿、善后等一系列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积极推动“遂溪县禁毒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创建无毒村居,目前我镇30个行政村已完成创建工作,创建率88.24%,暂列全县第一。依法重拳打击吸毒贩毒行为,上半年我镇查处吸毒人员19人,破获毒品案件1宗,刑拘1人。首创“无人机+禁种踏查”、整治各方资源组建“禁毒志愿队”、全面开展“禁毒夜巡夜访活动”。2023年第一、二季度我镇在禁毒工作督导检查中排名全县前列。

二是做实安全生产。认真贯彻“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四个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群体、重点领域排查管控,上半年累计排查自建房8167座,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26座,其他自建房5769座,不需要排查2398座,预计排查完成率100%,对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通过拆除、张贴警示标志和拉警戒带等多种方式开展整治,消除自建房安全威胁。应急办、专职消防队和派出所不定期对辖区内“三小场所”“三合一场所”、自建房、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累计开展各类消防安全检查100余次,共检查经营场所、自建房等超200余家次。排查建筑施工现场,详细了解建筑工地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并严格检查各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防护设施、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及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共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排查整治30余次。今年以来全镇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加强执法力量、落实土地政策。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建设,配备了执法车、执法仪等设施设备,开展交通安全联合执法工作34次,消防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7次;坚持“先批后建”,依法严格执行用地审批制度,截至9月共颁发宅基地证47份,下发停工通知书72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有135余宗办理农转用手续,有效遏制了我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现象。

(五)抓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廉洁阳光政府

一是坚持依法履职。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群众意见建议39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走深走实,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将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强化作风建设,定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问题自查活动,针对工作不在状态、工作进度缓慢等问题约谈提醒20次。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大力提升便民服务质效,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广“粤省事”“粤政易”“粤智助”,推动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共处办“12345便民服务热线”34件,满意率100%

四是加强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结合党务、政务、业务开展培训教育16次,参与培训达1174人次。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办案安全制度和规定,扎实做好办案安全工作,全年无发生办案安全事故。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镇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工业不强、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情况仍然存在;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年下半年 ,我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县“1+3+6”行动计划,直面问题差距,以高标准严要求攻坚克难,推动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生态文明“荔”美乌塘,实现乌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经济提升,全力以赴扩总量、提质量

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扭转企业“星星满天没有月亮”局面。培优做强本地企业项目,推动广东龙盟锆业有限公司增效益、提产能;支持虹茂工艺有限公司、正大猪产业乌塘育成九场稳步发展;扶持胜源生物有限公司中前药制造车间、盈四海香料有限公司藿香加工车间发展壮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古法红糖制作厂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下发招商引资线索任务到人,实行全员招商模式,不断壮大招商队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落实全程帮代办服务,提高政企交流频度,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在项目用地、水电供应、融资配套、人才支持等方面积极申请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破解企业难题,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要素要求,帮助完善土地、环评、招投标等各项手续,及时解决制约项目落地瓶颈性问题,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下、办得好。

(二)聚焦城乡提质,久久为功强产业、夯基础

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清单,坚持产业强镇、项目强镇,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走好乡村振兴“富足路”。因地制宜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培育溪泉、茂森、衡勋等一批专业合作社;扶持壮大南药产业,加大扶持投入,建设南药育苗厂房、库房及改进加工提取中心设备;推进农业招商引资,争取引进农业大户,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种植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整合各村资源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项目建设“强基础”。继续打造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投资约500万元对圩镇区域进行升级改造;整合2000万元国债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撬动社会资金,逐步完善一批村庄道路、四小园等乡村振兴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投资1.1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110千伏乌塘变电站项目顺利建设;拓宽延岸队路口至省道374、邦塘片区主干道;加快推进调额河河道综合治理;升级改造一批污水终端三级池,完善污水管网运维。高质量推进“绿美乌塘”专项行动。

唱响农旅融合发展“交响乐”。结合地域实际,争取多元资金完成芳流墩作家村洪三泰文学馆主体及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打造安贡村红色文化基地、湛川村古县文化基地,完善迈机西村乡贤文化示范村、外坡村南药文化示范村、新屋村荔枝文化示范村等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深挖历史文化价值,持续开展特色文旅活动,促进特色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引进品牌文旅项目,拓展农文旅产业链条,培育消费新场景、新热点。

(三)聚焦治理提效,多管齐下强机制、优品质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打造专常兼备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完善消防站建设及配套设施,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构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全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守好安全稳定底线。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事故灾害、食品安全事件、社会治安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持续推进“平安夜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做到警钟长鸣,强化企业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夯实社会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化解存量、遏制增量,扎实推进“平安夜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推动“雪亮工程”,在镇区和45个自然村共新增255个摄像头,深化平安乌塘建设。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和新办法,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统筹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凝心聚力,共同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聚焦民生提档,倾情尽力惠民生、增福祉

持续强化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暖民心行动,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做好就业培训、困难群体救助、医疗保障等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多措并举扶持低收入群体。完成镇级保障性租赁住房及“五小场所”建设;继续推进投资832万元的镇级自来水厂二期管网铺设工程,解决全镇人口饮水问题;统筹推动改善公共服务条件和水平。

全面提升精神风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各村文化体育配套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推进“好家风”建设。充分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聚焦深化改革,坚定不移闯新路、破险阻

始终坚持依法履职。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优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质效。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始终追求实干实效。坚决树牢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开展“竞标争先、比学赶超”行动,强化“分秒等不起、时刻坐不住、处处慢不得”的效率意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实现“一网通办”,探索更多“一件事”服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始终筑牢廉政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强化公共投资项目和公共资金监管,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一岗双责”,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严厉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等各类违纪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