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校园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压实食品安全管理员责任,2025年4月,草潭市场监督管理所组织开展校园食堂工作人员培训。
过程中,草潭所工作人员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了培训:
一是强化晨检制度落实。工作人员着重强调了晨检制度的重要性,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重点查看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手部受伤等症状,严禁患有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上岗。同时,规范晨检记录的填写,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可追溯。培训中还特别指出,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留长指甲,以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造成污染。通过案例分析,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晨检制度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传播的关键作用。
二是强化餐具消毒管理。针对餐具消毒环节,特别强调了熟食专用盆、分菜大勺等餐具的消毒,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在每次使用后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同时,规范消毒后餐具的存放要求,要求设置专用的密闭餐具保洁柜,防止二次污染。培训还增设了现场操作演示环节,让食堂工作人员亲身体验正确的餐具消毒流程,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是完善食品留样制度。围绕食品留样,培训明确了留样分量(每种菜品不少于125克)、存储设备(专用留样冰箱,温度设置为0-8℃)、标签填写(包括采样人、时间、菜品名称、留样量等关键信息)等细节要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留样量不足、留样食材不全、记录时间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和纠正,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留样操作,确保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追溯源头。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让工作人员明白食品留样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的重要价值。
四是加强食材索票索证管理。在食材采购方面,着重强调了严格挑选供应商的重要性。校方必须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合作,并仔细查验相关资质证明与食材检验报告,杜绝来源不明的食材流入校园。针对大米、肉类等重点食材,培训详细讲解了合格证明的索取要求,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在采购时必须留存供应商提供的大米、肉类等食材的检验合格证明,规范票据的整理与归档。
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筑牢了校园食品安全基础防线,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下一步,草潭市场监督管理所将持续开展“食安体检”行动,通过不定期“回头看”与突击检查,确保培训效果落地生根,让学生吃得安心,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