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勇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排头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
近日,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有幸参与到这场伟大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真理力量。“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迈向更高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南方》杂志: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广东,都对广东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广东取得了哪些成果?
鲁修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位置,带领全省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强力推进治污攻坚,投入力度之大、工作措施之实、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之好、群众获得感之强前所未有。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率先经历长期以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模式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下好生态环境保护“先手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壮士断腕的气魄持续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优化调整,采取断然之策、非常之举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国,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改善,茅洲河、练江、石马河等昔日的“污染典型”变成“治污典范”,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
《南方》杂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广东如何更好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新任务?
鲁修禄: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更多新形势新要求,要牢牢抓住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准确把握目标和战略方向,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
全面把握广东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当前,广东省人均GDP已达到中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随着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双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对优良生态环境品质的需求更加迫切,“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广东将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上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准确理解“十四五”广东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任务。《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广东将以建设美丽广东为具体任务,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引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大气、水、海洋、土壤、农村、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等全要素全领域提升,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为美丽广东建设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南方》杂志:阔步新征程,如何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推动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鲁修禄:“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迈向更高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是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率先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广东于2010年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以来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接下来,要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清洁能源发展,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逐步将市场范围扩大到建材、有色、钢铁等更多行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推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抢占低碳发展高地。要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规划、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将碳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支撑保障。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新和探索攻坚战新思路和举措,集中力量在大气、水、海洋、农村等方面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更加注重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理,加强陆海、城乡、区域统筹,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更加注重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提高治污攻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设一批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环保科技项目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问题。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农村污染治理等基础较薄弱领域,要聚力攻坚,补齐短板。在水、大气等传统领域,要向纵深拓展治污攻坚,推动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协同下降,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功能同步提升。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先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我省“楼企相邻”“楼路相近”以及建筑施工噪声、娱乐业噪声和餐饮油烟“环境扰民”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环境信访仍居高不下,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要健全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环境信访矛盾化解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要抓住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强化示范引领,全力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样板区、美丽海湾、绿色低碳发展区、土壤污染治理示范区和“无废”试验区。深化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与港澳合作,率先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和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生态环境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广东省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源量大面广,保安全、守底线的压力大。“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快提升应急能力,尽最大努力防患未然。
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南方》杂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保障。如何结合广东本地发展实际,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鲁修禄: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向纵深推进,绿色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广东将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接下来,要构建完善以法律为基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行政、市场政策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优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标准,更多发挥绿色金融、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推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等市场激励作用,完善推动价格、财税、投资等正向激励政策,推动全社会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信息感知、执法监管、管控调度、环境应急、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为生态环境统一监督管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