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十年筑梦路 爱心助学暖港城
近日,遂溪县界炮镇与由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组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一行赴广州航道技工学校,对就读于该校的界炮籍脱贫户学生陈同学进行走访慰问。
此次慰问活动是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的生动实践,也是政校联动护航困难学子成长、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根基的暖心写照。
陈同学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其家庭于2020年脱贫。今年3月,其父因病离世,陈同学便成了孤儿,学业和生活面临巨大挑战。界炮镇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该户变故,镇乡村振兴办联合驻镇工作队迅速启动应急帮扶预案。经核实情况后,镇政府与工作队主动与广州航道技工学校对接,构建起“政府保障+学校关怀+社会支持”的三维帮扶体系。
走访当天,校方向工作队一行介绍了陈同学的在校情况:陈同学担任班级纪律委员,是三好学生,专业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实训课表现尤为出色,还曾获硬笔字比赛三等奖。本学期初,校方得知陈同学因父亲患病、家庭生活困难产生辍学打工的念头,随即组织了“爱心捐款助学”行动,筹得5616元爱心款,并为他申请年度国家助学金及毕业时求职创业补贴资金等,同时启动心理辅导专项计划,助力其完成学业。
随后,双方现场商定了陈同学的长效帮扶协议,设立“励志奖学金”,并承诺为其提供直至毕业的实习岗位推荐服务,构建起“经济资助+学业支持+就业保障”的全链条帮扶机制。
陈同学的情况只是界炮镇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的一个案例。界炮镇创建“红黄蓝”三色预警体系,对全镇608户脱贫户实施网格化监测,重点关注“因学致贫”风险。自2021年工作队入驻以来,联合教育部门建立《适龄学子就学跟踪台账》,通过“大数据筛查+入户核查”,已累计为27名学生落实“助学圆梦”计划及助学金等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
在教育帮扶过程中,工作队探索出“扶智+扶志”双轮驱动模式。工作队成员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其二级单位广州航道技工学校主动对接公司对口帮扶单位,尽量接收工作队推荐的贫困学子到校学习。
校方表示,学校近期结合学校规模扩展和公司“万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计划组织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到界炮镇开展“技能成才”宣讲和推介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发内生动力。正如驻镇第一书记李小佳所说:“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最有力的杠杆。”
工作队将人才振兴作为突破口,携手界炮镇教育发展促进会,利用自筹资金,以“奖学奖教助学”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基础教育夯基+职业教育强技+继续教育提素”的三级人才培育体系。
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进驻以来,工作队投入教育帮扶自筹资金超200万元,推动界炮镇中心幼儿园创建成为“湛江市一级幼儿园”;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田间农技”等培训惠及326人次,助力涌现出遂溪大只婷、北潭生蚝土特产电商创业团队等典型。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蓝领工匠’,正是乡村振兴急需的技能人才,这是双向帮扶。”广州航道技工学校拟与界炮镇开展“校地共建”,开设船舶水手、船舶轮机等特色专业,这些稀缺的专业教育资源,让就业前景可预期,为人才培养开辟了另一赛道。这种“入学即就业、毕业即入职”的培养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众多脱贫户学子学成就业后彻底摆脱贫困障碍。
从陈同学课桌前的慰问金,到防返贫监测屏幕上的数据;从职校实训车间的机器声,到乡村振兴讲堂的授课声,界炮镇与帮扶单位正用行动诠释“扶贫先扶智到人才培养、再到人才振兴”的深刻内涵。当政府的作为、学校的担当、社会的温暖形成合力,教育帮扶就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而是照亮乡村未来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