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到我镇调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近岸海域保护修复工作
6月2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黄圣率队到我镇调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近岸海域保护修复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辉,镇党委书记林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卜英忠,镇人大主席黄德等县、镇领导陪同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在旧庙村调研红树林生态保护)
调研组一行来到我镇旧庙红树林保护小区实地考察了海洋生态保护和红树林保护情况,详细了解了草潭旧庙保护小区动植物资源分布、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林功能价值等情况。草潭旧庙保护小区面积 31.0公顷,红树林面积26.7公顷,其中林木覆盖面积 21.2公顷,能够维护海岸生态平衡,同时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保护小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群落类型包括白骨壤群丛、红海榄群丛等。保护小区自2013年新扩建海堤道路以来,红树林向滩涂扩展,覆盖度增加,在此记录到的水鸟有33种,其中包括黑嘴鸥、白腰杓鹬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最多监测记录物种为红嘴鸥,其次是小白鹭、环颈鸻、大白鹭、黑腹滨鹬等物种。我镇于去年在红树林保护区旁完成建设投入资金约325.8万的旧庙至南洪海堤旅游观光路,游客群众可通过行驶在观光路上,多角度、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红树林,欣赏鸥群翔集,蓝天碧海,红日白沙的诗意画卷,切身体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生态景观。
(草潭旧庙红树林保护小区)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草潭在生态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工作成效。黄圣副秘书长指出,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构建起坚实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市金牛岛红树林时指出,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与提升工程,把红树林保护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打造更加美丽和谐的生态岸线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