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
在洋青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洋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锦绣洋青识变应变、聚力突破、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的有力监督支持下,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为抓手,围绕“农业专业特色乡镇”发展目标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顺利通过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评定,较好地完成了镇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项目、稳增长,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紧盯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坚持“经济为本”发展理念,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健增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8.52亿元,同比增长1.2%,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1.83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43.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68亿元,同比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税收收入5180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5.08亿元,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新增规上企业2家,总数达14家,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全力以赴抓项目、培产业、扩投资,立足洋青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乡贤企业,全年实现新引进百万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3950万元,其中湛江市悦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项目及中广核洋青镇光伏充换综合能源项目已建成投产,湛江生态循环农业食药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
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扣政策导向、集中力量主攻重点项目建设,德亚矿业石英砂加工项目、洋青蔬果交易市场项目(一期)、天地壹号遂溪产业园项目(一期)、红杉新型材料石英砂及其配套新型材料项目等4个市县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额2.63亿元。贯达石英砂精选加工项目已基本建成,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桔仔树林队矿区玻璃用硅质原料(石英砂)矿建设项目、遂溪县惠合投资有限公司年产14万立方米建筑用砂项目等均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以特色产业为引擎,提质量、塑品牌,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农业质效更加凸显。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全镇共种植早晚稻4.96万亩、玉米0.44万亩和其他粮食作物1.14万亩,撂荒耕地复耕239.51亩。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用机井设施排查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发放各类惠农补贴,2024年共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361.04万元,惠及农户14852户,补贴面积达13.4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违法图斑、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全年完成遂溪县土地卫片执法图斑整治23宗、2024年度变更调查第一批图斑(第一阶段)“非粮化”整治复耕71.07亩、部下发及预调出待整改“非粮化”图斑清表1164.75亩(其中复耕463.16亩),拆除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14宗,立案查处非法采矿行为4起。
特色产业亮点纷呈。深挖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洋青火龙果、火山红薯、“钦蜜9号”百香果、香水柠檬等富硒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和品牌化营销,目前,全镇种植火龙果3万亩、红薯1.61万亩、百香果1.45万亩、香水柠檬0.55万亩。创新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塑造、标准化生产,显著提升甘薯产业核心竞争力,圆满举办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甘薯文化周,成功打响“火山红薯”品牌美誉度、知名度,“火山红薯”一跃成为鲜薯市场的领头羊,获评2024年最受大众欢迎的十大广薯,年销售额超2亿元。
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充分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组团帮扶单位和社会资源,群策群力全域整治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规划-入库-建设-管护”全周期管理流程。2024年度统筹调度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837.5万元,规划入库道路硬底化建设、路灯建设、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建设等项目35项,累计完成道路硬底化219.7米、路灯安装184盏、沥青铺设1265.9米,下达资金311.25万元,实际支出254.63万元,支出率达81.81%,形成“谋划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以典型培育为抓手,重建设、强整治,城乡融合焕发新活力
强力推进典型镇建设。坚持规划领航、多元筑基、风貌换新三向发力,科学编制2024-2026年典型镇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一张蓝图”,建设规划方案荣获省级评审“优秀”等次。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模式,全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典型镇建设。精心谋划典型镇创建专项债券项目,依托建筑业央企结对帮扶作用,加速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形成以圩镇为中心的“七彩生活圈”。完成出入口通道标识设计和周边环境提升,塑造具有鲜明农业文化特色的美丽入口通道。锚定外立面5要素,有序提升府前路沿街建筑外立面、人行道,全力打造美丽示范主街。美化提升青娥路127座房屋外立面,打造连片农房风貌提升示范样板。升级改造原洋青农贸市场,为市民提供买菜购物新体验。盘活原兽医站一楼打造洋青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示供销室,建成美丽圩镇客厅,全方位展示洋青历史沿革、文化发展和特色产业。优化提升美丽碧道和绿美生态小公园,打造休闲打卡新地标,美丽碧道更是多次赢得省市领导的高度称赞。
严格规范圩镇新秩序。铁腕整治圩镇“六乱”,采取“定期巡查+劝导教育+现场整改”工作模式,常态化对圩镇中心区域和X672沿线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以来开展“六乱”整治近700次,处理垃圾乱堆乱放3108处、车辆乱停乱放724宗、“三线”问题150个,规整“三线”7.051公里,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2353处,引导超600家商户入户规范经营,圩镇环境和商贸秩序持续向好。
扎实推进典型村培育。全力培育打造第二批典型村克须村,系统编制三年建设规划方案,科学布局乡村风貌提升、基础设施提档、农田水利完善等3大建设项目,深度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和案例,项目案例荣获湛江市第七届改革创新大赛三等奖,形成“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示范格局。创新构建“传统工艺+现代设计”转化模式,回收利用旧船木刷油上色改建为宣传防护栏,将传统箩筐改造为垃圾桶,对旧房屋外立面进行特色墙绘,打造出一条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乡村游”精品路线。大力推进“积分超市”激励机制,用“小物品”汇聚村庄治理“大动能”,有效提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积极性。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深化克须村智慧网格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人防+技防”的监管体系,实现了乡村的有效治理,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以绿色发展为底线,守生态、绘底色,绿美洋青厚植新优势
绿美建设质效持续彰显。全面推进“林长制”,压紧压实林长巡林护林职责,2024年累计开展巡林2304人次,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扎实推进乡村绿化,积极鼓励村民在庭院、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建设美丽庭院650户、“绿色生态小版块”24处,获评遂溪县寻找“美丽庭院”活动先进集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共组织动员企业乡贤、党员群众等2000余人次开展植绿护绿活动161场次,发动社会企业、乡贤、镇村干部捐资30余万元、捐苗3000余株。截至目前,全镇共种植乔木、黄皮果等各类树木16743棵,超额完成全年种植任务数。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亮丽。坚持以高颜值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抓好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2024年全年依法拆除和责令停养牛蛙场5个。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四乱”整治,共清理河道沟渠16公里,累计清理水浮莲和水上漂浮垃圾超过10吨;重点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镇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自然村171条,完成率达100%。
以民生保障为根基,办实事、兜底线,社会事业再添新福祉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坚持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持续开展“奖教奖学”表彰活动,洋青镇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七年累计筹集资金845.49万元,2024年表彰优秀师生2586名,奖教奖学总额达465.66万元。大力推进教育全面均衡发展,通过政府主导、发动乡贤等多方社会力量捐资110万元建设的洋青镇首个游泳池已竣工。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动44800余人次参与典型镇创建、交通劝导、绿美生态建设等志愿活动2190次。
民生实事成效显著。紧扣民生重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我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0个,总投资3.75亿元。其中桔仔树正大段道路硬底化、洋青镇区太阳能路灯建设、俩塘村饮水工程、德亚矿业石英砂加工、火龙果交易市场建设、Y578线团结至司马塘段路面改造工程等6个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沙古中心幼儿园建设、水浮坡村委会Y569道路修缮、Y725线寮客南至牛栏路面改造、Y569线外村塘至洋青段路面改造等项目正稳步推进。
民生事业稳中有进。持续做好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关爱妇女儿童等工作,2024年共发放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临时救助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医疗救助等各类资金1651万余元,慰问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17人,完成危房改造4户,为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150人。深入推进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62个,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力推进,惠民效能持续显现。
以秩序稳定为基础,筑防线、防风险,平安建设筑牢新屏障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开展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食品包保,防溺水,自建房、道路交通、消防、燃气、农机安全等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全年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20场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烟花爆竹“打非”、消防安全夜查和道路交通、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127次,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74条,开展防汛防风、消防安全疏散、森林防灭火等主题应急演练10场次,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志39处,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会治理长效长治。积极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化“3+3”联调机制、“和事亭”“一本清台账”和“数字乡村”等基层治理模式,稳步推进平安夜访工作,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年有效调处群众来电来访467宗,处理完毕458宗,受理率100%,调处成功率98.1%。常态化组织开展反邪教宣传和扫黑除恶、未成年人保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等工作,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做好重大敏感时期安保维稳工作,社会大局实现和谐稳定。
(七)以作风建设为统领,转作风、树形象,效能政府展现新作为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大力抓好镇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和教育管理,全年开展干部集中学习34次,组织观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片4场,覆盖人数超4000人次。坚定不移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在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上同向发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改进。
法治效能全面提升。广泛听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配合县委第四巡察组做好巡察整改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配合县级部门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件,办结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2件。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全年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64场次,覆盖5000余人次。村(社区)法律顾问解答群众法律咨询问题545件,有效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
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扎实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队伍管理得到加强,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主动公开政务信息96条。此外,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结束,统计、群团、档案、退役军人、统战、教育、文化、宣传、武装等各领域工作皆取得新成效,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洋青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精深加工不够。二是农村发展活力不足,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率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还有待拓展。三是公共服务供给、基层社会治理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县委、镇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以赴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开创洋青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红火市镇,绿美洋青”发展新篇章。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镇域经济争先进位
双招双引“添动能”。坚持招商引资引擎地位,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资源渠道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活动,加快推动在库项目转化为签约项目、在建项目,重点推进广东弘进年加工6万吨海滨砂矿选矿建设工程项目、桔仔树林队矿区玻璃用硅质原料(石英砂)矿建设项目、骏康养殖场等3个项目动工,力促遂溪超全养殖场项目、贯达石英砂精选加工项目、惠合投资年产14万立方米建筑用砂项目、悦澜农业养殖场项目等4个项目投产达效。深化政企银税商协同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推进体系,力争2025年新增1家规上企业、1家四上企业,实现纳统工作提质增效。
基建提质“强支撑”。加快洋青工业园区扩容提质,不断完善园区道路、水电管网建设,引导食品、中药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向园区集聚。积极申请专项债券,加快二糖厂石英砂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引入光伏玻璃、电子玻璃等硅基新材料企业,构建砂石开采、精深加工、尾料利用的全产业链。全力推进合湛高铁洋青段征拆工作,进一步深化与建筑业央企(如中交集团)合作,推动镇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产业扩容提供硬支撑。
富硒赋能“塑品牌”。充分发挥洋青镇“富硒土壤”优势,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品牌,推动火龙果、火山红薯、“钦蜜9号”百香果、香水柠檬等产品通过绿色认证,提升市场溢价能力。加快推进永恒农业与30家种植大户相互合作,抱团发展,研发引进黄龙、燕窝等高附加值新品种,推广脱毒组培、水肥一体化、补光技术等现代化种植模式,提升单产与品质,力争火龙果亩产达1万斤。引入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厂,鼓励现有企业与大型加工厂合作,引进一批精深加工设备,自主开发果汁、酵素、果干、红薯粉、生物饲料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并提高附加值。
提振消费“激潜力”。积极响应2025年国家消费升级新政,鼓励居民置换智能家居设备或新能源交通工具。开发绿美生态小公园、运河生态休闲走廊等夜间文旅场景,打造“运河夜市”“生态美食街”等特色消费空间。创新“农业+文旅”模式,串联火龙果种植基地、火山红薯文化展示馆、美丽圩镇客厅、农产品展厅、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资源,培育采摘体验、农家乐、田园观光、农业研学、户外扩展等新业态。
(二)坚定不移推进典型培育,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持续优化典型镇建设存量。巩固拓展典型镇建设成果,加快圩镇开发建设,丰富拓展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内容,不断推进示范主街美化亮化,持续开展房屋装饰性改造、店招整治、三线下地等风貌提升项目,着力提升主街整体形象。持续深化镇区“六乱”整治,积极引导群众落实“门前三包”,通过“微改造、小提升”“扫干净、摆整齐”,全面改善圩镇人居环境质量,补齐城镇功能性短板。
不断突破典型村培育增量。围绕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在巩固深化第二批典型村培育成果的同时,持续实施“特色产业培优、基础设施迭代、人居环境美颜”三大行动,严格落实专班推进、挂图作战、节点考核等攻坚举措,加速推进平坦村、槟榔村、沈村、古村西村、竹山村等第三批典型村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以点带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动“百千万工程”示范效应全面显现。
(三)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效
积极探索综合治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河长+林长”网格化联合巡查机制,一手抓河道管控,一手抓森林管护。加强土地动态管理巡查,健全巡查常态化机制,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坚决遏制“两违”增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壮大林下养鸡产业,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有序建设和美乡村。持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不断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全域铺开“万村清洁”行动,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打造国道228遂溪段、兰海高速遂溪段、洋青镇西埇村一洋青镇圩、洋青镇圩一杨柑布政村路口等六条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大力开展绿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在镇内主干道、村庄公共区域及“四旁五边”见缝插“绿”,全力提高全镇绿化覆盖率。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梳理并盘活村级闲置土地,以克须村为试点成立村投公司,采取“跨村合作、多村共建”模式整镇推进。积极搭建村企合作桥梁,引导村级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投入本地龙头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通过构建“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重点关注低保、特困供养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全力提升分散供养特困老人居住环境,不断扩大城乡社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统筹抓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工作,努力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优化普惠民生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用好教育发展促进会平台,凝聚奖学助学浓厚氛围,鼓励开展“村BA”“村超”、太极拳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聚焦民生关切,以“2025年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为民服务基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五)坚定不移完善基层治理,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消防、烟花爆竹、森林防灭火、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整改,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开展防火、防汛、极端天气等应急演练,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切实提高抢险救援、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深化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反邪教业务“五个到位”试点工作,全面落实保护未成年人“三项制度”,用好用活“民情地图”,充分发挥洋青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效能及其网格支部治理和服务优势,做细做实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禁毒、反诈骗等工作。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群众法治素养。
(六)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高站位打造忠诚政府。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好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高水平打造法治政府。主动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依法接受镇党委的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高标准打造廉洁政府。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纪律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严肃认真做好县委巡察“后半篇文章”,建章立制,确保长效,坚决守护洋青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破釜沉舟的气魄,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为洋青镇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