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种下1600棵树!草潭镇泉水村解锁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作者: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 | 来源:本网 | 时间:2025-03-06 点击数:- 分享到: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绿色革命”

  2025年2月中下旬,草潭镇全面掀起植树热潮,泉水村不甘落后,1.5天内在约8公里环村路种下了1600棵树,超前完成绿化目标。这场打破常规的绿化攻坚背后是党总支用“组织力破局、凝聚力攻坚、向心力续航”的硬核实践。

图片1.png

(泉水村委会黄湖塘村新种下的桃花芯树如绿色卫兵般扎根环村路)

资源整合与精准投入

  泉水村作为草潭镇最大行政村,下辖23条自然村,绿化程度参差不齐。泉水村党总支通过春节期间开展乡情恳谈和走访村中贤达人士,撬动社会力量参与,争取到了民营企业赞助与集体资金,实现绿化资金高效利用。坚持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优先选择23条自然村中条件成熟的14条村环村路段开展绿化,精准投放资金,惠民实效最大化。

图片2.png

(泉水村组织23条自然村村长座谈商讨植树规划)

民主协商与责任共担

  泉水村党总支坚持以“土专家议事”模式共商共建共治,组织村干部、在家党员、村民代表及热心人士围绕“在哪里种、种什么树、怎么管护”等关键问题反复磋商,凝聚共识。并明确了责任分工:村委会负责统筹资金、树苗及物资供应,自然村承担种植及后期管护,形成“权责对等”的合作机制。过程中,党支部、村委会与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相互理解、支持与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确保了本次绿化工作高效开展。

图片3.png

(卸苗、种植、浇灌,泉水村充分发动村民参与绿化工作)

科学种植与长效管护

  泉水村党总支有着清晰的种树规划,择定第一场春雨前后种植,并由村长负责发动群众自备三轮车、大型水桶等工具接水浇灌,首浇即透,确保根系稳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泉水村兼顾当下效益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优选树种,选用樟树、桃花芯等兼具生态固碳、景观价值及经济潜力的乡土树种。

图片4.png

(村民利用自家工具取水浇灌)

军人作风与高效协同

  “镇党委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绝不含糊。”在接到镇党委关于乡村绿化的指示后,身为退役军人的泉水村党总支书记谢伟贤同志郑重表态,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其将部队“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充分融入本次乡村绿化工作中,积极发挥头雁精神,打通交流堵点、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形成“镇村联动、村村竞赛”的推进机制,促成各自然村快速响应、无缝配合,实现日均千棵的种植效率。

图片5.png

(镇挂点领导带队支援泉水村绿化工作)

制度创新与持续发展

  泉水村正在探索建立“种管一体”长效机制,将苗木成活率纳入村长考核指标,捆绑管护责任与集体荣誉。此举不仅保障绿化成果,更为后续乡村建设、发展产业预留了接口,助力形成“绿化-管护-效益”闭环。

  泉水村的绿色奇迹,是党总支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当1600棵树苗在春雨中舒展新芽时,比树木更蓬勃生长的,是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与追随。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让党旗飘在攻坚一线、让乡情融进治理肌理、让实干精神浸润田间地头——如此,方能催生“人人争当园丁,村村皆是花园”的共治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