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扎实开展维稳工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草潭镇政府积极发挥基层治理调解职能,妥善化解一起长达一年半之久的土地纠纷,有效避免矛盾扩大化、矛盾复杂化,用实际行动促进乡村和谐。
草潭镇岸基村和珍珠湾村在白坡洞处有相邻土地,2023年4月,为方便双方群众耕种,双方经协商将两村土地进行了置换,因置换土地面积存在差异双方产生矛盾。双方一直为该片土地问题争执不下,经镇政府相关部门、草潭司法所多次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两村的土地纠纷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合理化解双方土地纠纷问题一直是两村群众所盼。近日,经过县委常委庞宇的有力推动,镇政府相关领导及多部门的共同努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岸基村和珍珠湾村争议土地)
一、高位推动矛盾化解,完善纠纷化解机制。
县挂点草潭镇领导、县委常委庞宇对该项工作重点部署、亲自督导,要求镇相关部门尽快介入理清思路,做实做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镇党委书记林立同志多次利用下村调研、工作考察契机,与天德村、珍珠湾村党支部书记座谈,通过拉家常、讲道理的方式分别进行疏导,从法、情、理角度对双方做好情绪纾解、积怨化解工作,劝说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我镇通过多次召开专题综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矛盾化解工作,制定化解和处置方案,并及时组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林立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何晓文为副组长的矛盾调解工作小组,将调解经验丰富的镇平安法治办、农办工作人员充实到矛盾调解队伍中,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供组织保障。
二、研判矛盾问题症结,“背对背”调解化争议。
天德村、珍珠湾村相关驻村领导为有效避免矛盾升级,充分发挥驻村优势,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根据主要矛盾点,听取各自主张,及时了解双方意见想法,积极引导双方站在问题角度分析利益分歧和矛盾源头,明晰利害关系,促使双方真诚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感受,引导他们以冷静的态度和合理的方式去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又结合纠纷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利弊,释法析理。以双方立场和实际出发,积极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缓和双方紧张关系,为最终矛盾化解打下基础。
三、多方联动齐发力,现场调解止纷争。
12月3日下午,在庞宇常委的指示下,受林立书记的委托,镇党委副书记何晓文、卜雄华,镇纪委书记钟木,副镇长陈斌,草潭司法所所长梁志鑫与镇平安法治办、农办、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前往争议土地,对农田现状进行现场勘查,并组织双方村长、村民代表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双方的争议焦点,深入讨论并寻求解决措施。镇相关工作人员听取双方诉求后找准双方争论矛盾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沟通与协商,双方村民达成初步协议。
(镇相关领导在争议土地现场调解)
四、充当群众“解忧人”,悉心化解促和谐。
12月3日晚上18时,县委常委庞宇到我镇珍珠湾村开展平安夜访工作,就此项土地纠纷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解。庞宇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并通过现场讲述自村发生的土地纠纷案例,结合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劝说双方应以和为贵、和睦相处,从情理角度使双方认识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经过耐心劝导,双方村长打开心结,相互谅解,就争议土地的面积划分、土地机耕费用等进行了重新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并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镇党委书记林立指出,友好和睦的乡村关系是保障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保证,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
(庞宇常委在我镇开展平安夜访对该土地争议进行调解)
(岸基村、珍珠湾村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
庞宇强调,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有效途径,要切实找准群众关切、矛盾纠纷问题源头,以理化解、以情促和,积极探索社会基层治理新思路、新举措,真正把矛盾纠纷调解做到群众心坎上来。
(庞宇常委就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作讲话)
此次调解的成功,不仅有效化解了该起长达一年半之久的农村土地纠纷问题,也进一步促进了草潭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草潭镇将继续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抓手,强化调处能力,真心为民排忧解难,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