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在交通项目谋划建设工作中积极探索,通过“捕风捉影”洞察政策机遇、“借鸡生蛋”整合多元资源、“无中生有”创新项目思路,推动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上马,已谋划重大交通项目11个,总投资154.7亿元,其中顺利动工项目5个(2个已建成),已争取到位国债、专项债、上级专项补助等各类资金13.55亿元,为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一、“捕风捉影”精准把握政策,挖掘项目谋划方向
我县坚持把政策导向作为项目谋划和资金申报的重要指引,时刻保持对国家、省、市政策动态的高度关注,从政策的字里行间“捕风”,并结合县情“捉影”谋划交通项目建设。一方面,向上捕“天线”。近年来,我县提出“一城拓升、三区联动、六园赋能”行动计划,成立了遂溪县现代化大交通建设工作专班,专人负责收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发布的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等信息。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专家深入解读政策内涵,确保我县项目谋划工作始终与国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顺势提出遂溪县2021-2035年“七纵八横”大路网规划。另一方面,向下捉“地气”。2022年省、市将国省道等交通重点项目实施主体下放至县级后,我县随即紧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筛选谋划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的项目,紧锣密鼓谋划推进遂溪大道、国道G207线遂溪县穿城段改线工程、北部湾快线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例如,在研究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新型基础设施政策时,我们发现智能化设备符合新型基础设施申报领域,于是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智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将非现场执法、交通信号灯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系统道路安全隐患整治等往智慧交通方向进行谋划,成功争取到了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下来,我们将继续研究专项债、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一系列增量政策,特别是钻研超长期国债支持交通行业的方向,紧贴投向谋划项目。比如,将国道G207线遂溪广前至雷林段(改)扩建工程、国道G228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遂溪段等项目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领域申报,按不超过建安费40%标准申请超长期国债,接下来更加积极“跑部进厅”,争取国家、省、市发改财政部门支持,确保项目在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借鸡生蛋”整合多方资源,夯实项目谋划基础
我县坚持聚焦做好项目谋划的基础和资源保障,充分运用“借鸡生蛋”的策略,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申报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向专业机构借脑。项目谋划和申报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和指导。我们积极与咨询公司、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合作,提高项目谋划的质量和水平。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委托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同时,邀请专业机构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把关,提高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比如,在申报国道G207改线和智慧交通专项债项目时,我们不仅聘请了资深的咨询公司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精心编制和优化,还邀请银行、金融对项目收益性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申报材料更加详实、准确。另一方面,向上下部门借力。我们建立了项目谋划联席机制,“一把手”精准推动抓落实,通过加强上下并联互动,形成了项目谋划工作的强大合力。县委书记骆华庆、县长刘剑积极向省市领导争取支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交通项目谋划和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县各部门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密切联系、主动作为,争取市级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有关审批事项上报市级后次日马上报至省级,同时摸清省级部门审批处室、经办人、签批领导等,随后市交通、发改领导带队逐个拜访,向省级部门领导请求全力支持加快审批。下来,我们将继续包装一批成熟度高、可行性强的优质项目,通过各部门认真协作和专业机构指导,争取更多国省道项目、干线公路项目纳入专项债券、国债和中央预算资金盘子。比如,推动北部湾快线采取“专项债券+战备公路补助”模式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将项目纳入国防基础设施“十五五”规划,争取获得建安费70%战备公路补助,同时将公路与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项目打包申报专项债券资金,全力打造湛江-遂溪东西两翼大通道,强化市区-遂溪-北部湾东西交通联系,推动北部湾各镇融入湛遂“半小时经济圈”。
三、“无中生有”创新谋划思路,提升项目申报竞争力
我县坚持突破交通项目传统“等靠要”形式,运用“无中生有”的创新理念,挖掘项目需求和发展空间,创新性和独特性来谋划打包项目,提升项目申报的竞争力。一方面,从无到有创新理念谋项目。紧密结合我县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项目谋划建设新路径。交通项目属于公益类基础设施,没有经济收益,不属于专项债券资金支持范畴。在推进国道G207线遂溪县穿城段改线工程过程中,我县大胆尝试,打破传统的交通项目固有思路,创新“两步走”模式,按照交通行业传统模式进行报批,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带领下,多次到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汇报工作,成功争取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和省级预算盘子共5.9亿元,目前累计下达中央预算1亿元、省级预算3500万元。同时,提出了“道路+工业产业园”的融合发展理念,将项目与工业产业园配套设施、停车场、智慧灯杆等具备收益的项目打包,使其具备收益性和公益性,成功通过国家部委专项债券资金库审核,至今累计发债4.2亿元,为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从有到优创新模式谋合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帮扶的合作模式,吸引央企共同参与项目投资建设。我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百千万工程”央企帮扶政策,将不具备收益的交通项目与农业、住建等收益项目一并纳入央企帮扶范畴,通过“肥瘦兼吃”统筹全行业项目建设,解决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难题。比如,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实力雄厚、资金充裕的央企负责实施,彻底解决以往农村公路进度缓慢、安全隐患大的“老大难”问题。下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县交通项目投资和建设,突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比如,推动合湛高铁遂溪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采取“PPP+专项债”模式,由社会资本方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费用,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推动项目市场化运作程度更高,更符合专项债、国债等资金的申报要求,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下来,我县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交通领域项目谋划建设水平,在2025年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为全市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